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热点关注 > 正文

视鲁迅为导师、预言莫言得诺奖,大江健三郎的不完全书单 | 知书No.211 世界即时看

2023-03-15 18:43:04 搜狐文化

据日本NHK电视台3月13日报道,日本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3月3日因衰老去世,终年88岁。


(资料图片)

大江健三郎在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日本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文学院宣称,“大江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以冲击”。

“我不祈祷,但是有两件事情我每天都要做。一是阅读我信任的思想家和作家。二是关心光。”大江健三郎如是说。

于是我们根据大江在接受采访中的只言片语,盘点整理出这位诺贝尔得主的一份不完全书单,从中多少可以感知到影响他成为反军国主义和平人士以及文坛大拿的些许秘密。

鲁迅《鲁迅选集》

少年时期,对大江健三郎影响最大的作家是鲁迅。

他和鲁迅的渊源要从大江健三郎的母亲说起。在他出生前一年,大江的母亲,一个热衷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日本女青年小石,和丈夫大江好太郎由上海北上,前往北京大学聆听胡适的英语演讲,期间他们认识并且喜欢上了鲁迅。自此,夫妇俩将自己对于鲁迅的敬仰与倾慕全数倾倒给了自己的儿子大江健三郎。

等到大江10岁左右,把自己爱不释手的《鲁迅选集》送予大江,希望他以《故乡》为标杆进行文学创作。

鲁迅《故事新编》

大江健三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奇妙的工作》描绘了日本青年那种徒劳又有些有气无力的精神状态,据说其实是受到鲁迅《白光》中的一段的启发。

1967年大江的《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轰动文坛,故事通过具有神话色彩的表现方式,建立起现实与历史的连接,虽然他没有提到这部作品与鲁迅的联系,但很明显这种手法和鲁迅的《故事新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在东京大学求学的大江转入法国文学专业,开始接触存在主义。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指出存在主义把人当作人,注重人的尊严,因此它是一种人道主义。大江健三郎大学时期研究萨特,并受萨特影响在毕业后转向文学创作。因此,大江的作品一向重视哲学性与批判性。

成年后思想与生活中的遭际,也使得他对社会问题与事件等高度敏感。23岁的他发表短篇小说《饲育》,书中就带有强烈的存在主义理念,正是当时受萨特的影响。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

大江接触存在主义后开始广泛阅读加缪、安部公房等人的作品。受其影响,大江的文学把哲理性融于故事中,着重对角色精神状态展开哲理性分析,不求情节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弗朗索瓦·拉伯雷《巨人传》

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第一次激烈探讨人文主义前夕,大江正在东京大学跟随渡边一夫教授学习法国人文主义思想。

渡边一夫是研究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和思想的重要学者,也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巨著《巨人传》的日译者。他在将拉伯雷及其作品译介至日本的同时,还将拉伯雷前后的法国人文学者及其生平和思想移植到日本。

长子光出生后,与智障儿共生的决心促使大江重新建构和检讨自己的人文主义精神,于是便开始重读渡边一夫的作品以及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典籍。

皮埃尔·加斯卡尔《死亡的时代》

大学三年级到四年级之间的春假,大江把皮埃尔·加斯卡尔的《死人的时代》原著与渡边一夫(大江在东大学习法国文学时期的恩师)先生的译文对照起来阅读,然后就尝试着写小说,随即写了大约三十页稿纸,便拿去参加征文活动。

胡安·鲁尔福《彼得罗·巴拉莫》

在墨西哥学院任教期间的某一天,大江在学校旁一家小酒馆幸运地邂逅胡安·鲁尔福本人。当他和那位年岁的绅士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墨西哥小说家是胡安·鲁尔福时,老人送上了自己的签名小说。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成长与举国高喊“天皇万岁”的昂扬时代,再到战后投降的狼狽窘境,大江健三郎自幼经历了战前战后矛盾。

9岁时大江获得他的第一本读物,是母亲拿一斤白米换回的书——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母亲给他书本的时候小心嘱咐:“书作者是美国人,现在日本和美国正在打仗,学校老师会沒收书。如果老师问作者是谁,要回答说马克吐温是一个德国作家的笔名。”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199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教书时大江幸运地见到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原稿的一个抄本,意识到作家本身具有自身的风格意识的重要性。

“我读了一百页左右,逐渐意识到吐温从一开始就有了某种确定的风格。好作家基本上都有其自身的风格意识。”

莫言《红树林》

2002春节期间,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在莫言的老家山东高密曾有过一次足以记入中日文学交流史册的谈话。那时大江就断定莫言可以在十年之后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在这次会面后的十年,果然在2012年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在自己的随笔中评价大江健三郎:“他毫无疑问是大师,但他总是把自己看得很低。他紧张、拘谨、执着、认真,总怕给别人添麻烦,总是处处为他人着想......每跟他接触一次,心中就增添几分对他的敬意,同时也会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大江健三郎又持续创作了近30年,打破了日本人常说的诺奖“死亡魔咒”。

“我觉得我是选择了一个好职业——一个有趣的职业。每天早晨,我醒过来意识到,我要读的书根本就读不完。这是我的生活。”

现今,这位88岁的耄耋老人寿终正寝。虽然他不能在每天早晨醒来,但他有趣的职业给我们留下的作品势必遗芳百世。

内容来源:iWeekly周末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