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头条丨身体僵硬、行动迟缓……正值中年,怎么就得了帕金森
扬子晚报网4月6日讯(记者 万凌云 通讯员 孙卉 钱小蔷)提起帕金森,你会想到什么?老人、手抖、行动迟缓?对,但也不完全对。帕金森是典型的老年慢性疾病,多发于65岁以上,但也有例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6日,镇江江大附院(又名镇江江滨医院)介绍,5年前,年仅55岁的老周(化名)散步时突然感到四肢无力、走路拖沓。一向对身体很重视的他立马前往医院检查,连续问诊了多家医院,结果均诊断为“帕金森”。老周一下慌了神,自己正值中年,怎么就得了老年病?
于明带队查房
莫忽视!逐步年轻化的老年病
院方告诉记者,2018年的某天,55岁的老周同往常一样,与老友在公园溜达,可走着走着突然感觉浑身无力,手脚不听使唤,缓了好一阵才恢复正常。意识到身体可能出问题后,老周连忙前往江大附院检查。
结合老周的病史和脑部CT等检查结果,江大附院神经内科主任于明诊断,老周应该是患上了早发型帕金森。
“帕金森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吗?我怎么会得这个?”怀疑误诊的老周又先后前往多家医院问诊,但检查结果均为帕金森。
自此,老周彻底接受现实,在家人的陪伴下,积极接受治疗。
于主任介绍,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人脑的中脑部位有一群神经细胞叫黑质神经元,它们通过合成一种“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对大脑的运动功能进行调控。当这些黑质神经元变性死亡到达80%以上时,就会出现帕金森的病症。
虽说帕金森是老年疾病,但近年来却逐步显露出年轻化趋势。早发型帕金森患者约占病患总人数的10%,临床上遇到的50岁以下帕金森患者不断增多。“因此,及时发现身体发出的患病信号非常重要。”
早发现!帕金森的典型症状
主要有:1、抖:容易手抖,静止时症状明显,精神紧张时症状加重,随意运动时症状减轻,睡眠时症状消失。
2、慢:行动迟缓,在进行起床、刷牙、穿衣等日常活动时,动作变得缓慢。
3、硬:面具脸,缺乏面部表情,笑容缓慢出现和消失;咽喉肌强直,发声单调呆板、语速缓慢;四肢沉重感明显且僵硬;写字时,字越写越小,字距逐渐变近。
4、倒:走路驼背,步伐变小变慢,晚期容易跌倒。
于主任特别提醒,帕金森一旦发生即持续进行性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以上几种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贻误病情。
遵医嘱!切勿因心急擅自用药
帕金森病和心梗、中风等急症不同,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且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该病对于患者的预期寿命影响不大。因此治疗时主要以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
于主任介绍,当前对于帕金森的治疗,药物治疗仍是首选,如美多巴、息宁等左旋多巴制剂可有效改善症状。此外,对于75岁以下人群,当药物治疗不佳时,DBS等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补充手段。
于主任还警示:近些日子,老周感到病情有些加重,尤其是走路时明显感觉身体比以前僵硬,治病心切的他擅自改变了美多巴剂量,原本每6小时服用1片,擅自更改为每半小时1/4片,他还擅自服用了其他药物。几天后,老周发现症状并未减轻,反而有所加重!
随后,在家人的陪伴下他连忙赶至江大附院就诊。于主任根据老周的实际情况,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目前老周的身体状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
“一些帕金森患者可能存在冲动控制障碍,在药物使用中容易凭自己的心情去使用,如果擅自停药、减药或是加药、加量,都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于主任强调,因此,在治疗时,患者务必遵听医嘱、规范用药。
多陪伴!做好家庭看护和照料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于主任说,对于帕金森患者,除了要注意严格规范用药外,做好家庭护理也非常重要。
贴身照料:对步态不稳、转弯或避开障碍物有困难、易跌倒患者,照料者应24小时加强陪护,行走时旁边皆有人守护、搀扶或拄拐杖,外出时需有人陪同。
心理疏导:约35%~45%的帕金森病人伴发抑郁,尤其对于早发型帕金森患者来说,亲友的疏导、心理医生的治疗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支持。
康复训练:很多患者怕摔跤,不敢锻炼和康复治疗,这是不对的。康复训练能提升患者的协调和平衡能力,坚持有氧运动不但能保持肌肉力量和神经敏感性,还能预防和缓解便秘、失眠等并发症。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