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热点关注 > 正文

天天快看点丨独家专访|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家庆:发挥庞大制造产业体系优势,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优质平台

2023-05-30 15:35:59 羊城派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洪宝 王俊伟


【资料图】

由东莞市委市政府、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指导,东莞市委组织部、羊城晚报东莞全媒体传播中心、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水务集团联合主办的2023东莞市“百校千人”实习计划暨“展翅计划”行动已经于4月28日正式启动。东莞市在2022年成功举办东莞市首届“十校百人”大学生实习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全市资源、汇聚优质企业、拓展服务保障,以期吸引众多优秀青年人才来到东莞就业创业,聚力传播新时代东莞引才的最强音。

日前,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家庆接受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就2023东莞市“百校千人”实习计划暨“展翅计划”行动的亮点特色、东莞市人才引进举措和工作成效以及对引进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充分展现近年来东莞人才工作取得的成就,为有志于来到东莞实现青春梦想的青年人才答疑解惑,真诚释放东莞引才的渴望和期待。

新成就

东莞市人才总量达282.9万人

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在2021年成功晋升全国第十五座“双万”(GDP过万亿、人口过千万)城市以后,如何站在“双万”新起点奋力实现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东莞的新的课题。对于东莞这样一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来说,高质量发展依托高质量产业,而高质量产业则依赖高质量人才提供不竭动力,人才工作对于东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东莞市人才总量达282.9万人,人才增速快于GDP和人口增速。在高层次人才方面,全市共有20.5万人,比5年前翻了一番,其中,高端人才1325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数量连续十年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姚家庆表示,在技能人才方面,东莞市大力推进“技能人才之都”,近3年培训164万产业工人,制造业的人才占全市人才总量比重超过40%;在人才平台方面,东莞市共有各类人才平台1500多个,包括博士、博士后工作平台168个,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1368个,通过机构引才集聚基础研究人才近万人。

作为“2022年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2022年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东莞市引才的目标并不满足于此。“我们将全面打响‘是人才,进莞来’人才口号,以《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东莞市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两份文件为统领,实施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战略人才锻造行动、先进制造广聚英才行动、人才培养强基行动、体制机制改革行动、人才生态优化行动。”姚家庆说道。

新变化

“十校百人”重磅升级为“百校千人”

作为东莞引才的重要平台,2023东莞市“百校千人”实习计划暨“展翅计划”行动是在2022年东莞市首届“十校百人”大学生实习计划的基础上全新升级而来的大学生实习实训计划。在去年的活动中,共受到国内外171所高校关注,84家企业报名参加,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100名大学生参与实习计划,并成功带动学生来莞就业,“十校百人”首战告捷。

“今年的‘百校千人’实习计划暨‘展翅计划’行动具有新亮点,活动的规格高,由东莞市委牵头,全市参与,提前谋划,提早部署。”姚家庆向记者介绍了今年活动的新变化。据姚家庆介绍,活动全年计划提供1万个实习见习岗位,覆盖各行业、各领域,并在活动形式上聚焦创新求变,统筹推动供需对接、人岗对接、校企对接,推动线上线下活动齐头并进。同时东莞市还将做好实习保障工作,在工作补贴、食宿,人身保险、文化交流等方面全过程一体服务好大学生和供岗企业。

姚家庆表示,希望通过实习计划,为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发挥重要节点作用贡献力量,引导大学生等青年人才积极投身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服务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东莞“双万”城市、“四大名片”、“七大文化”等新形象在国内外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助力打响“是人才、进莞来”人才品牌,展现东莞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我们期待充分发挥东莞制造产业体系庞大优势,积极组织发动广大制造企业与学校对接,通过把学校与企业联系起来,促进互相了解、双向选择,为广大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平台和机会。”姚家庆说。

新平台

聚焦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科创优势

吸引人才来到东莞是东莞人才工作的其中的一个环节。如何将东莞市巨大的人才总量优势转化为科创优势,全面助力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才是东莞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应有之义。为此,东莞正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聚集新高地,拓宽人才发展新平台,将人才优势持续转化为科创优势。

“我们将通过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大科学装置和高校科研院所集聚效应,积极支持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大科学装置、大科研平台和高校充分利用东莞市的人才政策引才育才。”姚家庆介绍,散裂中子源已吸引560多名科研人才常驻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集聚各类科研人才近1000名。此外,东莞市还将推进东莞理工学院加快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高标准筹建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以高水平高校建设为抓手集聚科技人才。

姚家庆还提及,东莞市还聚焦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领域,提升人才汇聚引力。通过大力实施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在2022年引进1个战略科学家团队的基础上,争取再有新的突破,同时积极推动“百名”博士专业人才计划,“千名”领军人才引进计划。“我们还开展点对点扶持科技人才及科创企业,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姚家庆表示,东莞市将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服务计划,建立市科技特派员库,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为科技人才创业提供支撑服务。

“我们希望到2030年,东莞市的人才总量达538万人,高层次人才数量达到48万,将东莞打造成为人才大市、科创强市、技能都市、爱才城市。”姚家庆对东莞的人才工作目标充满信心。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朱嘉乐校对 | 赵丹丹